登录
在线研讨

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特色课程品牌化

发布日期:2019-07-06 15:04:37     来源:changjianqiang

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特色课程品牌化

——2019城中实小术科工作设想

 

由于术科组条线较多工作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在经过与组长们的多次交流后我们结合当前国家课改的要求和学校学情主要从“校本化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施”展开下阶段的艺术主题工作直观地向大家阐述在课改的当下我们术科组专业教师还可以做些什么、怎么做、要做成怎样的效果。

 

  1. 国家课程校本化准确定位校本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包括国家地方课程的科学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曾指出“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研究和开发使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在学校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

    我们认为拓展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的定位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以学生主动学习为目标

    校本课程建设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培养潜能得到挖掘让每一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和谐的发展。

  2. 以教师角色转变为突破

    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开发者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塑教师的多元角色实现从“独奏者”到“伴奏者”、从“组织者”到“指导者”、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完美转型。

  3. 以学校特色文化为亮点

    目前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为了培养富有四心品格的现代小公民体现我校“尊重差异、以爱育爱”的爱心教育理念。不效仿、不照搬他校做法充分体现学校特色文化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造了极大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受学生欢迎。

  4. 以校本资源整合为途径

    学校立足于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文化提炼等转化为课程资源。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发挥家长与社区资源来为学校课程实施服务。

     

  1. 校本课程个性化有效整合学科课程资源

    依托学科的优势能积极拓展学生学习的外延空间实现课内到课外的有效迁移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和空间上呈现出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特性从而使学校的课程文化真正丰富起来做到学校课程校本化、特色化、个性化实现校本学科课程的华丽转身。

    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讲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近年来教育部也曾多次强调“学校教育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目前仅艺术类传统项目就有体育 “足球进校园”“武术进校园”音乐“锡剧进校园”、“二胡进校园”美术版画、水墨画等。若干学科特色形成教学联合共同体打造了城中体艺文化特色。

     

  2. 特色课程品牌化爱心联盟润德育人

    目前除体育足球项目已进行课程化实施其他艺术项目老师们都只是年复一年埋头苦干没有主题性研究、没有专业性总结、没有创新性制度。作为分管领导将艺术特色工作专业化、系统化、课程化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开学初我们就召集各学科组长及年轻教师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学习和沟通结合本学科的专业特点及当下的教育动向每学科各确定了一个研究方向未来一年我们将围绕这些课程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面向全校开展教学活动。

学科组

课 程 名 称

负责人

音 乐

《走近经典 走向世界

——中西方音乐的碰撞与融合》

刘艳红、

陆姿霖、章新琦

体 育

《小学田径趣味化校本课程》

戴益斌、

陆建龙、承珠凤

美 术

《品味国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费  娜、

黄洁蓉、顾倩叶

科 学

《小学科学校本化——“亮眸”课程方案》

胡 颖、

于 洁、何梦娇

 

每一个课程的选题我们都经过了反复斟酌、推敲、争辩、查验等过程最后确定主题、明确分工、撰写方案。

下面我就以科学“亮眸”课程为例对本次艺术课程的主题确定和研究方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课程背景

  1. 艺术类课程实施的迫切性

    我校学生培养目标是有“四心”品格的现代小公民其中一条就是“有好奇心的求知者”。好奇心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2005年我校推出了“走近经典”系列活动由“拜访科学大师”“遨游音乐海洋”“探索科学奥秘”“漫步书画殿堂”四大板块组成。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城中艺术教育的飞速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艺体特长的城中学子。十年内学校在市级或以上艺术类获奖的学生逐年递增学校集体荣誉也是囊括了从全国到市级的所有类别金奖。

    2015年学校三年规划内涵发展时曾提出把“走近经典”系列活动课程化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型。之后的术科组各项活动是依托在“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开展主要以校级学生社团为主面对的学生群体也只是部分有特长的孩子。如何让全校学生享受艺术特色课程呢唯有课程校本化由点及面层层普及利用课堂全面辐射才能所有城中学子享受具有城中特色的校本化艺术课程。

     

  2. 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要性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32年就在《儿童科学教育》的演讲中从普及科学教育的高度告诫国人“要建设科学的中国第一步是要使得中国人个个都知道科学要使个个人对于科学上发生兴趣。年龄稍大的成人们对于科学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来。只有在小孩子身上施以一种科学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科学上的天才。”这是因为童年是人的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因此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

    我们再来看看欧美国家的一些理念和做法——

    1989年英国把小学从儿童5岁开始科学列为与语文、数学并重的3门国家核心课程之一

    1994年法国研究从5岁儿童开始“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

    1999年美国制定了从幼儿园到高中普及科学教育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至今这些欧美国家的科学教育政策清楚地表明中小学课程中科学与其它学科是同等重要的。我国现在许多知名的国际学校如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尚德国际学校等主课科目大部分为英语、科学、数学、体育。

    由此表明义务教育10-12年中科学教育应是连贯的、统一的、成体系的。

    小学课程中科学与其它学科是同等重要的。

     

    二课程结构及内容设置

    把科学课程定位为“亮眸”课程意为通过此课程让孩子们开拓视野增长科学知识从而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成为“有好奇心的求知者”。本课程主要以科学技术为载体以教材为范本整合与拓展国家课程内容按时间为纵轴、学段为斜轴、教材板块为横轴从“敬重历史”科学巨匠、科学十大事件等、“融入时代”智能化、机器人、“探索未来”航天、宇宙三大块内容进行课程建设。

     

  1. 课程目标及措施

        目前我们分年段初步制定阶段性的预想目标。根据学生调查问卷我们选定了一些孩子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作为具体措施。下阶段我们将对这些内容和措施进一步推敲、研究和验证最终定稿成型正式纳入方案。

年 段

目 标 及 措 施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达成目标

具体措施

达成目标

具体措施

达成目标

具体措施

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工作的并立志要成为一名小科学家。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已成为科学家为荣。

活动一科学家的故事——讲故事比赛

 

活动二某项科学活动一二年级教材中选

 

学会课程专题内容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能通过课程学习产生学习科学浓厚兴趣亲历实践活动锻炼动手操作的关键能力。

 

活动一 科学家的实验——实验操作比赛

 

活动二某项科学活动三四年级教材中选

 

能综合运用了STEM等领域的学科知识仿照完成相应的项目或自主进行设计。

感受科技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中国科学家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活动一科学家的发明——创新大赛   

 

活动二“桥文化”之旅

 

掌握基本的拼搭技能并对组建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熟练运用机械动力套盒中的各类元件并能自主进行设计搭建。

活动

我是设计师——我搭建的……

 

换一个玩多学科知识设计并优化解决方案。

模仿工程师一样针对项目主题进行研究、策划、设计和组装。

ƒ尝试热情大方、有条不紊地介绍自己的设计。

活动一我是设计师——机器人设计大赛要求展示讲解

 

活动二亲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

 

能主动进行调查、动手参与实践体验抽象理论变为实际模型的喜悦和成就感。

熟练掌握编程技能设计完成课程中提出的探索活动。

活动

我是设计师——火星探索者结合探索未来

 

 

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

 

 

认识各种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等。

 

 

活动一

科学幻想画

 

活动二

科学小故事

 

活动三

制作纸飞机竞赛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认识到空间科学对现代生活产生的影响和帮助。

 

 

 

活动一

科学幻想画

 

活动二

科学小故事

 

活动三

制作航模竞赛

 

 

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了解航天器的某些科学原理。

 

认识逐级加速我近视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活动一

科学幻想画

活动二

科学小故事根据不同年级段设定相应的主题

活动三

制作水火箭竞赛

活动四

童话剧关于八大行星的故事

 

四课程内容的实施途径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活动中既要对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也要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本次术科课程建设过程中各备课组首先进行了“专业性主题研究”

专业性主题研究主要是指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及课标要求对国家课程及教材内容进行梳理—研究—整合—实施的过程。我们的校本课程研究想秉承“点面线三者结合”的综合性原则进行实施。

  1. 学科融合课堂教材实施。面

    校本化教材的资源整合需要各学科的知识梳理、有机融合。然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教材内容分版块、分单元利用课堂全校性铺开全面展开教学。

  2. 课题领航班本课程普及。线

    校本化教材内容里的版块内容是由一个个课题子项目构成。这些子项目都是班本课程研究的最佳课题。有了这些艺术课程我们的班级俱乐部活动项目都可从校本课程的主题条线上进行选择从而形成有个性的班本课程。

  3. 特色专项社团活动提粹。点

    根据课堂表现、班本课程的活动情况从中择优选拔人才组建特色项目的校级学生社团由学科专职教师亲自指导结合定期聘请项目专家来校指导为学校艺术特色课程的发展培养优秀师生也为学校艺术成果锦上添花

     

    五课程评价机制

       1. 强调学生、家长、教师等多主体参与

       本次校本课程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培养学生有个性、有创新性的科学思维。然而生活无处不科学除多学科教师互相协作之外我们更期待家长们的积极支持。

       2. 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本次课程的设计仅为雏型如何制定更合适的课程方案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还需要我们及时关注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学习过程的反应情况在完成的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的记录以便于再次实施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3. 运用表现性质性为主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将由若干活动的形式多方面呈现。比如《敬重历史》系列我们可以采取三个模块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家的实验、科学家的发明《融入时代》系列可以罗列三个层次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个别班级、面向部分学生《探索未来》系列可以选择三种方式“廊墙”文化展示、科普小剧展演、手工模型展览等等。

     

     

    目前这些校本化课程方案都处于撰稿阶段各学科负责小组都在利用空余时间不断商榷、完善课程方案预计在十月底十一月初各备课组能够将方案初稿成型届时希望各位领导和同行们给予一些帮助和建议。

    以上就是我对本学年术科建设的初步工作构想不周之处敬请大家多多谅解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