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环相扣、步步为“赢”,践行教学评一体
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节,杨晓丽名师工作室成员相聚于集古韵与现代交融的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主持人杨晓丽老师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安排了满载的精神食粮,围绕“教、学、评一致性”这一主题展开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为聆听一位工作室成员展示的优质课;环节二为工作室成员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的经验;环节三专题讲座学习。
工作室陈屹雯老师开设了一堂《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的公开课,以探索纠纷解决的多远方式为议题,下设三个分议题:1.以和为贵 调解优先;2.预防为本 多元化解;3.融情于法 科技赋能。以租房纠纷为情境,设置学生探究活动:有人说调解没有强制执行力,是“废纸”不是“护身符”,对此,你怎么看?带领学生认识调解,了解调解协议的效力的不同。以我国的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为背景,设计学生活动:假如你是“E解纷”平台的人工客服,根据所学法律知识,解答用户困惑,并提出建议。在两个用户的困惑解答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仲裁有其适用的特定情形,区分了劳动仲裁与商事仲裁,理解到各种方式各有优点,没有孰优孰劣,也不是单选题,是组合拳,重难点得到有效突破,在两次合作探究中学生积极讨论,写出简要提纲,踊跃发言,相互补充,上台展示,活动充分开展,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加深对本课所学的理解。肯定AI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司法的影响,展望未来,提问学生AI法官能否取代人类法官?引领学生理解司法的温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背后有情有义。这样的情理法的融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特文化的认同。最后,陈老师用一句话总结这一节课:每一个矛盾的化解都是法治大厦的一块砖石,每一句真诚的对话都是和谐社会的一缕清风。让我们共同成为法治精神的践行者,用智慧与温度书写法治时代的和谐答卷。
课后,大家围绕“教学评一致性”结合教学案例进行研讨。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高中研训室研训员汤国贤对陈屹雯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指出了几个还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课堂问题的设置、课堂节奏的安排等都要紧紧围绕高考考查重点展开。
来自江阴市高级中学的高二年级政治备课组长徐静波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市中近期的教学情况,一是通过限时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二是如果想要培养更多的高分学生,学生除了要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外,更需要不断拓宽眼界。
工作室成员何春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成华高中开学至今的高一教学情况,一方面每天留时间给学生背诵知识点,二是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解大题,不断培养学生的主观题解题能力。
市教师发展中心高中研训室研训员汤国贤作了题为《依标教学(教-学-评一体化》专题讲座。汤国贤研训员首先给大家介绍了高考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然后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江苏高考典型试题分析》等书,紧紧围绕“情境、考点、能力、素养”这几个核心词语,讲解了如何将课标要求、典型试题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把握住教学重点,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他的讲座不仅给老师们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