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点评分析

邵鑫《水调歌头》观后感

发布日期:2024-09-26 19:36:02     来源:jich

邵鑫《水调歌头》观后感

吴喜喜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千古名篇,怎么讲好且有新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邵鑫老师一开讲就告诉学生这是同课异构,一位老师讲得很好,另一位老师可能就没法讲了,而这样的事情在古代文坛上也很常见,由此引出南宋学者胡仔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这个导入方式我很喜欢,一是因为虽然听起来语言平淡自然,实则透着邵老师的自信从容,二是由眼前事引到课题,既不突兀,又很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三是引用的南宋学者的评价引领了整堂课的探究思路,显得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课堂分析中的引经据典、前后呼应自不必说,本堂课还有让我钦佩之处在于,邵老师在讲苏词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感受苏词中包含的人间苦乐,并由此领悟到苏轼的豁达境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分析解读,并对“遭遇挫折磨难却仍然爱这个世界”的人生观有所体悟,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有润物无声之效。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