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资源共享

关注幼儿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型课程建设

发布日期:2018-09-25 21:55:47     来源:zhaomei

    德布·柯蒂斯、玛吉·卡特关注幼儿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型课程建设

关于课程建设,一直是学校关注的热门话题,因为它是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本书首先从引导教师关注儿童生活人手,反思目前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从幼儿园环境创设、游戏指导、适宜性发展等方面梳理课程构建的过程,书中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按照自我反思、问题策略、案例分享与实践运用的思路,帮助教师反思,带着问题阅读。

一、 开启反思性课程设计之旅

课程实施的关键向题: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读此书犹如踏上一段寻找课程的旅程。我们遵照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索适合于幼儿的生动、有趣和有意义的课程体系。此书或许让你从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目前正在实施的课程,或许你也正面对新的挑战并在思考能得到哪些支持。让我们一起读这本书,起探索,一起发现。

二、 创设幼儿园环境

从儿童的视角看环境创设;创设激发梦想和想象的环境;多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创设要有灵活性;利用环境改善教学的七个基本原则:给幼儿足够的参与时间,开放的空间,不打断幼儿重要的游戏,结合游戏情况随机安排整理环节,引导幼儿互相帮助,用心观察幼儿,出手干预前三思而后行。

三、 指导儿童的游戏与学习

与幼儿互动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因为幼儿喜欢按照自身的节奏和兴趣行事,难以很好地遵守既定规则和计划。换句话说,幼儿正在学习如何管理自我行为以及与他人交往,所以冲突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教师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关心和耐心。常用的指导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基本策略和技巧,使得教师得以借此帮助幼儿遵守常规,学会参与集体游戏,学习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教师从多种不同渠道学习班级管理与幼儿行为管理的策略,如冲突解决、转移注意、暂时隔离、行为核对表及奖励贴纸等。这些方法可以“立竿见影”地规范幼儿的行为,但如果机械运用,则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四、 回归发展适宜性教育

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对幼儿的观察。观察会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还需要掌握哪些新的教育技能。你会因观察幼儿而变得“左右逢源”并富于想象,因此对幼儿更好奇。这也是你热爱这项工作的原因。成为一名观察者,收集关于幼儿的资料一一他们的兴趣、问题、强项和挑战一一是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的出发点。无论持续的评估、计划,还是对幼儿的回应,观察都是最关键的。

五、 重新设计课程主题

从幼儿的视角看问题,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主题的概念。教师如能给予幼儿充分的机会,他们一定很乐于从事最有助于个人发展的活动。仔细观察,我们必定会对幼儿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惊叹不已!作为成熟的幼儿行为观察者,教师需要发现幼儿行为更深层的意义,看到主题的发展性,了解幼儿对主题的喜欢程度,并运用这些主题开展活动。

 

 推荐理由:

 书中第八章,讲述的是课程设计的组织与评价,在本章的开头,就先提出了课程设计的起点:以儿童为中心!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是主体,看到后面,会让我们发现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一点也不逊色于教师主导的课程,幼儿有能力专注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步骤一:最初的准备(环境和物质),步骤二,支持幼儿游戏的方法(从幼儿兴趣点出发),步骤三:丰富和增加游戏的复杂性,(对于幼儿的兴趣点不断深入)步骤四:供幼儿展示和表征的不同方法。其实这四部曲,在我们上学期的主题生成课程中也进行了初步尝试。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也要注意观察,正是有了观察的积累,才能引发幼儿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慢脚步,给幼儿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去探索,让课程充满乐趣,把授课内容掺杂在游戏活动里面,让幼儿的学习热情发挥。第二章中还介绍到了自然环境的创设,对于班级环境,则可以悬挂一些水生小植物,营造清新,温馨的感觉。如:添置小树枝、小石头、贝壳、羽毛、树叶等自然材料等等。

我们不仅可以从环境布置、一日常规和活动准备入手,还可以创造一个能激发幼儿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的环境,教师通过对幼儿的指导,培养幼儿掌握可学的过程和方法。幼儿需要充分的时候探究,也需要充分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同样,重复做实验也需要时间,因此最重要的是,教师不能催促或打断幼儿。我们可以采用积极探索和自我构建的方式,让幼儿对学习的内容充满渴望。教师要将重点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在给幼儿上课或组织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充分根据幼儿的一日生活情境,通过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才有意义。

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需要不断得到强化,发挥孩子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内容,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这样才能成为终身的学习者。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