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模拟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答案略(每句1分,共8分)2.绚丽、邂逅、生意盎然(每词1分,共3分)
3. C(2分)。4. B(2分)5. A(2分)6. B(3分)7. D(3分)
8.(5分)(1) “A”是杨志。(1分)他有性格特点是急功近利、粗暴蛮横(脾气暴躁)、刚愎自用(每点1分,写对两点得2分) (2)林冲因上梁山需递投名状,曾在梁山脚下与杨志大战,未分胜负,后被王伦叫停。(2分)
二、阅读与赏析(42分)
(一)9. D.(2分)10. C.(2分)
11. ①亲自、亲手 ② 暗中 ③像箕一样 ④通“嘱”,嘱托(4分,每词1分。)
12.(1)各类人士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2分,得分点: “多”“益”)(“诸公”,解释为“人们,大家”皆可;“多”,“赞许,推崇,称赞”皆可。)
(2)(他)对此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才知道)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徭役。【或“(他)对此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才知道)是郭解使他免除了徭役”】。(2分,得分点:省略句,“怪”。)
(二)13.(1) 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①长期被贬到“蛮荒”之地,受尽磨难 ②忠而见斥,内心悲愤 ③与堂弟离别。(3分,每点1分。)
(2) (3分)抒发了与从弟弟的依依惜别之情(1分)。表达特色:想象,(1分)融情于景,想象梦中和弟弟宗一在江陵相会。(1分)
(三)14.(2分)智者寿,寿在敢想,寿在多思(善悟、善于总结)。
15.(3分)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举曹雪芹写《红楼梦》悟透世象百态,(1分)有力地论证了智者善于总结的观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1分)
16.(3分)这句话表面上是对“智者寿,寿在敢想,寿在多思”的进一步解释,(1分)实际上是用否定的方式,指出我们少时敢想他人所未想,成年能悟他人所未悟。(1分)只有这样我们生命的长度才能不仅长久,而且厚重。(1分)
(四)17.(3分)①表明室内很昏暗,外面很亮,老人房间里开着灯光,为老人的表演提供了明亮的环境。②室内有灯光,窗边的女人才能清晰看得到老人的表演,为推动后面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③老人“房间的灯光”像是“又像是灯火通明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这一句联想式描写暗示了老人内心的童真和慈爱圣洁的情怀。(每点1分)
18.(3分)(1)女人是故事见证者。(2)女人是有爱心的人,她报警就是出于对老人安全的担心。(3)深化主题,表现故事发生在人与人相互关心的社会环境中。(每点1分)
19.(5分) ①小说到结尾处,才使读者明白,那老人原来是在逗孩子玩,这个结局是起初料想不到的,故曰在意料之外。(1分)② 但这个结局在前文其实已有暗示,故也在意料之中。暗示有:A.“她住在顶楼的下面一层”,“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反复提到楼上,其实是在暗示楼上可能住人;B. “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这样的情节说明老人是彬彬有礼的,这样的老人不应该做出怪诞的行为。“这边”一词,表明老人未必是对女人点头;C.“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强调“昏暗”,暗示的是在前文,老人其实是看不见女人的,他是在看别人;D.老人的种种动作表情,都有逗乐的意思,不像是对着女人发出。(每点1分。)
20.(5分)①“窗中”点明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1分);②“窗”富有象征意味(1分),暗含因为“窗”的局限而造成人们的误解,意在提醒读者通过这扇“窗子”发现生活中的美(1分);③“戏剧”突出矛盾冲突的激烈,以及矛盾化解后人们的反思(1分);④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美的欣赏(1分)。
三、作文(60分)
建议切入分4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