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 | 是派对,是剧场,也是把脉,共筑灵动、智慧的英语课堂
The whole art of teaching is only the art of awakening the natural curiosity of young minds for the purpose of satisfying it afterwards.
——Anatole France
寻着记忆的气息踏入博慧天地,依稀可见昔日璀璨痕迹。11月10日,深秋迈着轻捷的步子来到城堡,染红了静思苑的枫叶,燃起别样的教育情怀;来自五湖四海的名师名家及教坛新秀,一起掀开了第六届长三角“博慧课堂”教学研讨会的帷幕。
惊喜纪念日——最浪漫的课堂派对
来自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的陆美宏老师首先登场,年轻的陆老师教态亲切、基本功扎实、对学生循循善诱,整个课堂氛围轻松又不失活泼。
情景导入、情智体验
陆老师执教的课文主要内容是妈妈和爸爸10周年结婚纪念日这天的趣事趣闻。课一开始就以电影《飞屋环游记》中的Carl和Ali为切入点,利用电影中两个人物相伴十年的小短片来进行文化背景铺垫,让孩子们了解了Anniversary这一知识背景,把孩子们带入温馨的故事气氛中。
智析文本、智慧解读
“Who gave mum the present?”“What was the present?”陆老师抛砖引玉,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猜测故事情节,开放性的问题也使得孩子们竞相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一张张图片的呈现,一个个单词的教读,孩子们带着好奇心进入了故事。
生本课堂、生动演绎
根据故事情节,陆老师还设计了相应的奖励机制,每组一个present box,在完成任务后,box变得smaller and smaller,礼物ring也一点点呈现而出,既呼应了课文又强调了重点,既层层渗透又趣味盎然。最后活动环节,祝福卡片的制作,也使得孩子们更加深了对Wedding Anniversary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了教学目标。
语音润绘本——最有律动的课堂剧场
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的傅媛倩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强,人格魅力极高,整个课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结尾Reader’s Theater更是掀起全场高潮。以至于课堂结束,来自常熟教育局的潘志琴教研员直呼被绘本情景带动,令人流连忘返:
语音的“趣”
课堂伊始,傅老师以“All about me”的Bingo游戏,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老师,迅速拉近师生关系,舒缓情绪,生生互动从而变得自然、流畅、活跃、生动,为后面高潮迭起的课堂做下完美的铺垫。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傅老师又用Alphablocks趣味音频,由易入难,先让学生根据字母发音去猜测所听字母b、g,而后渐进入双音节字母,pl、cl、fl、gl,学生逐渐达到“听音见形”,趣味十足。
语言的“用”
在教学中,傅老师鼓励学生发现ee和ea的发音规律,借用chant的形式来归纳总结、加强记忆,而后活用字母卡片进行“make words”游戏来实践所学。整个过程,人人有参与,团队有合作。潘教研员更是给出了“有挑战,有参与,有合作”的高评价。
课堂的“让”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也是现阶段课堂改革的方向。傅老师的课堂一改满堂讲,将课堂还给学生,是十足的“生本”课堂。她抓住绘本中自然拼读的这一关键,引导学生从词汇向故事过渡;她创新教学设计,打破绘本只能读不能演的常规,在课堂中穿插入chant和sing,又唱又演,绘本故事活了起来,与会老师仿佛感受了一次常国版“宝莱坞”!
流行病灵药——最接地气的课堂诊脉
江阴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江苏省小学英语特级教师潘开英老师执教的是译林4A Unit 5 Our new home一课,课堂在一首充满童趣的英文歌中开始,又借情景引出课题“our new home”,充分凸显出课堂“导”的艺术。整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理念。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潘老师又提出“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鱼”是知识;“渔”即方法;“渔场”就是学习环境。在一定的场景中,好的方法发挥作用,才能收获成功。学生在our new home的语境中感知核心单词“bedroom”“living room”“kitchen”,体验问答“Where is/are…?” “It’s/They’re …”潘老师还十分关注教学生长点,为学生创造了另一个情景“When you’re not sure where is the object”,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并解决问题“Is it /Are they …?”,并给出建议“keep your things well.”
以书为本,以师为本,不如以生为本
在《课堂教与学的设计和思考》专题讲座中,潘老师提出了“三力课堂”——课堂有活力,学习有动力,师生长能力。正如她课堂上所表现的一样,精心设计的课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得学生学习兴趣高昂,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课堂,并从课堂走向生活。“学本”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案例结合了潘老师深入浅出的详尽分析,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将对自己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走出崭新实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之路。
三位名师的课,陆老师的典范婉约,傅老师的绘本洒脱,潘老师的译林扎实,堂堂精彩,与会老师收获颇丰。长三角“博慧课堂”教学研讨会一路走来,给全国各地的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精神大餐,教师们纷纷表示感谢常熟国际学校提供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为推动智慧、灵动的英语课堂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