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中建设研究生工作站的实践——以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的“实施样本”为例
优质高中建设研究生工作站的实践
——以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的“实施样本”为例
贡和法
文稿刊于《江苏教育(教师发展版)》2018年5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的出台,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培养和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目的。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久、师资实力强、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省优质四星级高中。学校于2013年10月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订立合作协议,建设研究生工作站(简称工作站)。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已有5批11名硕士研究生进站学习研修。经过3年多的实践,探索了“优质高中研究生工作站建构与运行”的“实施样本”。
一、研究生工作站的建构理念
未来教育要提高教师供给的层次与质量。研究生工作站的建构必须确立如下三个理念:
一是确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理念。依据《意见》中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规定,建构教师教育与培养的新体系:把高校与优质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做紧密,将大学课堂与基础教育学校课堂融合好;把学生培养的实践环节做实在,将大学教师与优质基础教育学校指导教师的“双导师”作用发挥好;把各级政府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做到位,出台政策激励优质基础教育学校和教师参与把未来新师资培养好。优质高中应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侧重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研究生层次教师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是确立“四项素质”共同培育的理念。优质高中研究生工作站应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来建构。在站位上、在实施中、在管理上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把握教师培养新的时代特征,找准工作站建构的坐标,使研究生工作站的常态运行有谋、有序、有效。
三是确立“各司其责”合作双赢的理念。优质高中建设研究生工作站,不只是为相关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实习基地,而也是为设站单位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因此,合作双方必须发挥各自专长和优势,各司其责,有机融合,合作共赢。接受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单位在履行工作站职责时必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校也应向合作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学术、科研和专家队伍的支持,为优质高中省级学科课程基地的建设、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的申报等给予科研指导和优质服务。
二、研究生工作站的实施路径
研究生工作站是高校联合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其实施路径为:
一是搭建平台,组建专家团队。江阴高级中学依托无锡市高中政治教学名师工作室、政治教研组、市政治学科基地等平台,平台成员协同参与进站研究生的带教事宜。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选派8位博导、硕导组成进站导师团队。研修平台的搭建、超强专家团队的组建为研究生工作站的运行提供了组织保证与智力支持。
二是顶层设计,建构运行机制。“工作站”顶层设计,建构运行机制:积极引领进站研究生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精准指导进站研究生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着力开展《政治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策略与路径》的课题研究。学校支持“工作站”的建设,在进站研究生的办公、住宿、饮食、资料配备等方面提供优良的物质保障。
三是精准指导,强化岗位实践。“工作站”组织学科教学指导教师团队,以实践为导向,从个三方面对进站研究生进行精准指导:
一是了解学习研修需求,使指导有针对性。进站研究生在站学习研修时间为5个月, “工作站”对准备从事基础教育的研究生,规定进站研修期间听课不少于30节,实战上课6节,跟岗管理学生,参与学校课省级课题的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撰写教学论文2篇,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框架结构。
二是摸清学员自身素质,使指导有方向性。由于进站研究生有3年制学术学位和2年制专业学位之分,也有本、硕所学专业不一致的。因此,“工作站”在培养进站研究生后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之外,更要“去障碍”“调结构”“补短板”:破除进站研究生惧怕从事基础教育的心理障碍,调整适合基础教育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补齐从事基础教育所需的素养与能力方面的短板。
三是坚持授业传道结合,使指导有整体性。“工作站”对进站研究生的培养坚持授业传道结合,指导教师尽力帮助他们确立“终身育人的诚意”“为国育才的立意”“精心育能的创意”。引领进站研究生在文化自信和价值自觉的基础上,丰富作为“经师”的知识底蕴和坚守作为“人师”的信念、价值、人格、情怀、仁爱,“扣好教育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工作站”还着力培养进站研究生的学习力、创新力、实践力以及应对未来教育变革需求的综合素质。帮助进站研究生复习梳理学科知识,以应对中学思政课教学在知识层面上的要求;提升学员教学素质,以应对中学思政课教学在能力层面上的要求;提高学员综合素养,以应对中学招录新教师在考核层面上的要求。
三、研究生工作站的实践成果
1.进站学员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进站研究生在高校和优质高中“双导师”的精心带教下,其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为出站后的择业夯实了基础。他们走近教师、走近学生,与师生建立平等、友善的合作关系;他们走进课堂、走向情境,与导师开展真实、有效的教学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课程标准契合度研究》和《教育生态视角下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问题研究》成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得到省专家的肯定与好评。已出站的4批9位研究生在站撰写并发表学科论文22篇,其中有3篇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北师大的《思想政治教学》。
2.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二次提升。“工作站”指导教师在“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实践中,致力于自身学科底蕴的厚实与专业素养的提升。他们在带教过程中坚持对学员“思想引领”和“专业指导”,与进站研究生结为学习研修“成长共同体”,增强“二次提升”的专业自觉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3年中有4人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有3人获评无锡市教学能手、3人获评无锡市教学新秀;两人分别获得江苏省第一、第二届高中青年政治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一批指导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乃至全市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
3.建站学校的“内涵建设”有崭新质态。江阴高级中学在“特色建设、提升品质”的内涵发展过程中,依托高校的智力支持对学校发展的制度建构、文化建设、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顶层的规划设计并已转化为更加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策略。在与苏大合作建设研究生工作站的实践中,学校的“内涵建设”呈现出如下崭新质态:一是在“工作站”进站导师指导下,学校有三位老师攻读在职教育硕士已顺利完成学业;二是政治教研组的江苏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以能力为导向的高中政治课深度教学》在苏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家的指导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三是作为“工作站”常态运行依托的“无锡市高中政治教学名师工作室”被评为无锡优秀名师工作室,《江苏教育·中学教学)》曾作过专题介绍;四是学校在提升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实践表明,优质高中建设研究生工作站是培养高素质研究生层次教师的一项积极尝试:它为探索“三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示范;为构建高校与中学有效互动的教育共同体积累经验;为研究生学术研究价值取向教育夯实基础。因此,这一成功举措,有其实践与推广应用价值。这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精神,策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的一个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