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学设计

亲爱的回声(谢凤燕)

发布日期:2017-11-30 10:27:34     来源:miaolijun

教学内容: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山谷回响》

【教材分析】

《亲爱的回声》是一首美国童谣。它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群山幽谷中与回声对话的动人情景,形象地表现了人声与回声之间可以“亲爱”来形容的奇妙、和谐的音响效果,抒发了孩子们的欢愉心情。全曲节奏平稳,旋律舒展,语气亲切,感情真挚。

【教学目标】

1.仔细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

2.通过师生合作,能用演唱、竖笛演奏等方式熟悉歌曲的旋律,并尝试通过竖笛的帮助掌握高低声部不同旋律。

3.能在用轻快、柔和的声音,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轮唱第一、第二乐句。

【设计意图】

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模仿、合作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联觉感知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亲爱的回声》

【教学难点】

两个声部的轮唱及合唱

【教学准备】

竖笛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视听结合、渲染气氛

在课前,播放优美动听的三拍子抒情音乐,屏幕上出现美丽的山谷风景

【设计意图】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美轮美奂的意境中,一方面为导入本课主题铺垫。

二、回声练习,解决难点

师:悠扬的排箫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山谷,这里蓝天白云,上清水秀,还有回声阵阵。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你觉得回声和原声相比,谁强谁弱。用你的歌声告诉我,请大<?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家和谢老师合作,我唱原声,你唱回声。

(一)双音回声,音程练习

课件出示乐谱:

<?xml:namespace prefix = v /> 1.

2.

(二)二声部旋律回声,解决难点

【设计意图】

通过回声练习,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带领孩子们解决本课的难点。

三、聆听歌曲、分析要素

1.揭题

回声阵阵,悦耳动听。听,远处传来了一阵美妙的歌声“亲爱的回声”。

2.仔细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

【设计意图】

让学生聆听歌曲后,能感受歌曲的情绪,对学生演唱、演奏作品尤为重要。

3.对比3拍子和6拍子的强弱规律,说说哪种更适合这个旋律。

(有同学说这首歌曲是3拍子的,请问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那么,老师带上这种规律来唱唱歌曲旋律,请大家听一听。如果我换一种强弱规律呢?)

【设计意图】

《亲爱的回声》是一首美国童谣,6/8拍。6拍子的强弱规律的掌握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对比,学生们能更直观掌握6拍子和3拍子的区别。

4.回忆曾经学过的6拍子歌曲《愉快的梦》

四、师生合作、熟悉旋律

1.师范唱旋律,请同学们划着6拍子,为老师伴奏。

【设计意图】

巩固对6拍子强弱的感受,并熟悉旋律。

2.有一些同学迫不及待地跟老师唱起来了,特别是这些地方,这括号里的旋律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回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用pf等不同的力度表现回声与原声,并且再次熟悉旋律,为歌曲学唱铺垫。

4.歌曲的最后两小节,出现了两个声部的旋律,请同学们拿出竖笛,尝试吹一吹这两小节。

【设计意图】

利用竖笛的固定音高来掌握双声部旋律。

5.利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跟着伴奏音乐完整地用竖笛吹奏全曲,加深对旋律的印象。(生吹奏回声及最后两小节,师吹奏原声)

【设计意图】

完整表现旋律,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联觉,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四、自主填词、学唱歌曲

1.经过刚才的合作,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直接把歌词填进去唱了,让我们跟着钢琴来试一试吧,如果有困难的,请你在尝试后提出来。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附点处的一字双音,又如换气,音色的把握,速度的适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

2.跟伴奏音乐演唱,加入律动,一小节换一次方向。

【设计意图】

一方面通过律动培养孩子的节拍感,另一方面为下面的二声部演唱做准备。

五、丰富形式、表现歌曲

1.二声部合唱

请同学们采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如果要使两个声部同时进入下半部分,那么我们该怎么设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声部间交错的问题,得出二声部少唱6拍的结论,并用色块表示出来。

2.引导学生注意声音的和谐。

3.完整演绎歌曲,设计表现形式:领唱+轮唱+竖笛演奏

六、拓展欣赏

1.欣赏童声合唱《回声》感受无伴奏合唱表现的山谷悠远的回声。

【设计意图】

《回声》(无伴奏合唱)是由意大利作曲家拉索写的一首世界经典无伴奏合唱曲,演唱难度较大。它以一组小型的合唱来呼应大型合唱,使刚唱过的音响造成山谷回响的效果。歌词采用风趣的自问自答对话形式,情绪活泼、俏皮、乐观,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用无伴奏合唱表现的形象生动的回声效果。

2.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歌曲《亲爱的回声》,通过竖笛演奏、轮唱等表现形式,来表现作品,同学们都有所收获,请大家来交流一下吧。

【设计意图】

师生共同总结,特别是要让学生自己谈谈本课的收获,学会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