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点评分析

《像山那样思考》

发布日期:2017-11-01 14:10:23     来源:yangpeiming

朱老师评课:

《像山那样思考》不是容易的教材,如果只把文章定位为人与自然的问题是不够的,文本价值在哪里?当时在70年前,人们没有意识到人把狼杀死后对环境有何后果。现在理解起来不是很难。

这篇文章是随笔,在高中教材中并不多,外国作品更不易理解。从当今价值观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不陌生。

这篇文本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这篇文章是怎样把作者的思想表达出来的,在写法上,作者思维如何流淌出来的。文章流淌作者思想的脉络叫文脉。它都有核心的东西,而这篇文章应该是标题中的“思考”。大家不约而同引导外语英文版教材,和中国不一样,它把思考放在前面。思考像山一样。思考是中心词。找出纠结点。本文作为一篇随笔有由头,有缘由,有影子。影子有两个,一个是狼的嗥叫还有一个是狼死去前有绿光。前面狼的嗥叫,狼嗥叫之后,人们有什么反响,一般以来,他们感觉到狼的呼唤。但他们不领会狼嗥叫的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够思考到,大山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用自然的眼光来思考自然,山也好,狼也好,都是自然。我们把狼打死以后,狼的眼光引起我的思考,直到第6段才看出。文脉流畅以后,我们还要思考课脉。

课脉就是教学设计,课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间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智慧通道,显示教师的智慧。

司老师满怀海派那种伟大的人文情怀,无论是他引用外文版的内容,还是引用诗句,名人名言,都把情怀和思考糅在一起。

同时贯穿始终的激情,凸显了青年才俊的风采。

司老师的教学视野开阔,从不同的版本,借助诗句和道家名言等,或明或暗对学生进行解读引导和暗示,推动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还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司老师在关注人文情怀之下,多一点关注文本内其他东西,如语言、结构等。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