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线研讨

《数字教育资源下的美术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日期:2017-10-30 10:12:24     来源:jiwenhong


本文系全国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数字教育资源下的美术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

【摘要】笔者作为全国第十届“NOC”创新大赛的参与者,阐述了在数字教育资源下的“畅游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由少数学生被动的参与活动而变成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数字美术教学课堂的实践与体会。希望以此来拓展同行的教学思路,让更多的教育者可以将数字教育资源作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数字资源  自主畅游  探索规律  课后深潜

【作者简介】 获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实践创新发明奖,全国教学实践评优课现场比赛一等奖,全国电子白板录像课评比一等奖。

 

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领域。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想课堂,必然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选择。在我国,教师为“学而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内容有效组织的学习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笔者将数字美术引入课堂教学,倡导“数字教育资源”下“畅游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理想境界,探索创造出“畅游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三重境界:课前探游----课中畅游----课后深潜。

一、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数字美术课堂

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美术的“畅游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网络资源能沉浸其中,自由快乐地学习、比较顺畅地克服学习障碍、全面自如地掌握学习内容。简而言之,即欢畅地学、顺畅地学。“畅游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在此状态下的课堂具备情感交流、思维活跃、反馈灵动、全员互动四大特点。“畅游”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大脑思维活动。投入了丰富的情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思维活跃的结果一定是师生灵感火花四处迸溅,动态生成出精彩的反馈。个体灵动反馈会激起集体的脑力风暴,从而生成出更美、更深、更优的反馈。“畅游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课堂一定是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分享思维成果和心灵愉悦的课堂。教学效果也由少数学生被动的参与而变成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如何建构数字教育资源下的数字美术高效课堂

在“课前探游-----课中畅游------课后深潜”不同环节,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导向、和谐的环境创设、和谐的课堂流程、巧妙唤醒、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不断拓展“思维半径”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目前学生已习惯于课前准备产生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中陈述碰撞、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并升华出新的问题,带着思索走出课堂。

(一)自主探游 自行管理

我们将课前的预学准备状态称为“探游”,因为与传统的熟悉内容的“预习”不同,它更强调尝试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像下水之前在沙滩上观察一番,并伸出脚是试一试海水的感觉。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预学任务单”率先一步,会利用学校“专题学习网站”这一平台,对新授课内容提前预学。而我们的教师作为引路人,通过引导的方式,已提前介入学生的课前自学中。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前预学任务单”时,会引导新知识的自学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前自学,融入自己对学习内容的体验与实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此基础上的新授课,学习目标更清晰、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剪构、自我创造的意识更强烈。

  【案例1】江苏省少儿出版社的第七册第14课《海洋怪兽》一课,课前老师设置了“课前预学任务学习单”,每一个问题都环环相扣,让学生带着兴趣探游,学生认领选题后,分工合作,查阅、收集、整理信息,为课堂畅游时的争鸣、表现、创意奠定了基础。

课前浏览专题学习网站上的内容,观看老师的微课视频,“预学探游”的过程同样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

 合作、自主,这是学习方式的一个巨大转变,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一节展示与汇报,更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持、交流与促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能,加速了学生的发展。

(二)畅游规律,深化思维

有了“探游”的基础,学生就能沉浸在课堂学习的海洋中,尽情畅游。在这一环节,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创造性学习成果的生成。我们的学生进入课堂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般要完成交流问题、合作探究、解惑答疑、穿插训练、延伸拓展、反馈激励这几个步骤。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生活化、活动化、数字化、情境化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动、评、练、的过程中,解决课前准备的问题,高质量地达成学习目标,又会生成更高层次的新问题,带着思考走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与实践。

课中老师设计了由“走进海洋” “寻找海洋怪兽” ,“发现海洋怪兽怪”, “表现海洋怪兽”等四个部分组成。前三个部分,我分别由六个学习小组进行了课前的合作探究学习和课堂中的展示和自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明确。学习小组的课前自主学习并非流于形式,体现出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潜能令人惊讶。有的小组选择画画海洋怪兽,有的小组选择制作海洋怪兽,教师在学生创作时,提供技能指导,参与学生创作,教师使用IPD及时上传展示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小组合作、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共同释疑的目的。小组学习是个人的独立学习的深化、延伸、表现和提升。在课堂中,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是一种联系紧密、螺旋上升的关系。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课堂实效。

(三)深潜平台,延伸拓展

与传统的课后靠大量练习巩固的学习方式不同,我在课后学习阶段,同样非常注重学习的自主选择、自主构建、自主创造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究,去解决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

教师在专用教室的展板板中推出“兴趣与探究”栏目,在“美术课程专题网站”中开设“精彩问答”和“作品展示”板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潜入不同的学习深度,创造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协作完成问题,可以由出题者自己独立解决后公布答案,也可以师生在线互动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钻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怀揣兴趣,带着被点燃的思维,走向生活,通过生活化、实践性的作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创造力。教师把教学相关知识的网站上搜集的相关的章节内容,作为“深潜”内容,挂到展板中。同学们不仅解决了深潜内容,还拓展了教学内容。学生作品的表现方式也各不行同,有的选择陶艺制作、有的选择传统绘画,还有的选用数位画板表现创造,这些作品都可以用不同方式及时上传到网站。可供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增加自信心。

【案例2】《远古动物》一课我让学生在数字网络教室,运用数位画板表现远古的动物---恐龙,在通过专题网站上传自己的作品,我还把教师机上看到的值得推荐的作品及时展示到大屏幕上,与学生们交流分享。完成作业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喜悦。学生提交的远古的动物作品色彩丰富、构思巧妙。奇异画王中的魔术画笔对动物毛发的处理形象逼真,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表现欲,反转复制的功能又能让孩子们从新构图安排画面。数字美术教学轻松地解决造型能力,给学生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了空间使美术课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适时进行拓展延伸,指导直接学生打开“远古的动物”专题学习网站栏目,讨论交流: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责任。课后,继续浏览网站链接,了解更多的远古的动物的相关知识,探询更多的动物朋友的奥秘。构建开放而又活力的美术课堂。


学生《远古的动物》课堂作业

三、实践的收获----数字教育新平台,助力畅游

在教学中,师生理念融通,共同致力于实践“畅游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为了更好地助力师生的“畅游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研究,教师自主研发了相应的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的互动平台,借此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进一步深化。

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开设了“空中课堂”(多人同步双向交流)“自主学习”(学案、课件、自主测试)“精彩问答”(师生问答)“校本舞台”(校本学科课程、校本特色课程)“教学微时空”(微课微视频)“学科大世界”(学法指导、血液科拓展)“星光灿烂”(作业展示)“学业成长”(学业跟踪)等栏目。

该平台解决了离校不离教、离师不留疑、解惑零时空、家校生联动、成长激励力行等一系列教学中的难点。基于该平台,网络课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交互性和多样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数字网络课程学习、评价、服务、管理等多样化功能在该平台加油整合。

目前,利用该平台“数字美术栏目”,学校正在大力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拍摄的教学微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微课程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学习资源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指导,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跟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吸收内化过程。这一模式的理念与“畅游试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三重境界不谋而合:学生通过网络“数字教育资源的传递”课前探游,通过课堂畅游“吸收内化”,最后再通过各类型的反馈互动,进行深潜。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学变革的一个总要领域,国际上最通用的方法就是建构师生共同体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为学而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同学之间相互支持共同学习,教学内容有效组织。这样的课堂学习共同体以课堂教学的三个核心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为指导,在“探游-----畅游------深潜”不同环节中构筑高效课堂,且将最终目标落实在学生学习权的保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等全面发展方面。学生在学校自主研发的校园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的互动平台,推进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将课堂的高效延伸到课后。

 

【参考文献】

1.王磊: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生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5158.

2.陈丽霞:“畅游式学习”三重境界.《上海教育科研》2014.2

3. 王鉴. 课堂研究盖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0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