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老师论文在"知润杯"教育征文中获二等奖
静待花开 收获惊喜
————从单一材料夹子的研究过程中看教师的指导
江阴市城中中心幼儿园 张丽 13812129966
夹子,一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有木头的、塑料的、不锈钢的,随着人们的需求夹子更演变成了不同大小的、不同色彩的、不同形状的,但在我们眼里他的功能不外乎是夹东西,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把夹子带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将与孩子们一起开始一段不同寻常的夹子之旅
夹子区的发展历程:
一、自由创意新奇期
案例描述:
区域活动开始了,蓉蓉和嘟嘟被地上许多的夹子给吸引了立刻脱鞋进入了夹子区,一旁的妞妞看到了也不由自主的来到了夹子区。三个小女生仔细打量了一番地上的夹子,一下子就被透明箩筐中的各种木头夹子给吸引了,嘟嘟找到一个小花的夹子放在头发上比划了一下,蓉蓉立刻夸奖道好看好看。于是嘟嘟说:“蓉蓉,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夹子我们来把她们戴在头上吧!”蓉蓉说:“好啊,好啊!”说完两个小朋友翻出了箩筐中许多小花、蝴蝶、爱心的夹子,把她们都在头上夹了个遍。这时嘟嘟看到了旁边玫红色的小鱼夹子,便拿在手里把玩着,她用小鱼嘴巴夹住小鱼尾巴,高兴地说:“你看,咬住了,咬住了!”旁边的妞妞听到了,过来看了一眼就走开了。蓉蓉说:“嘟嘟你看,我能用这个夹子变个发箍呢!”说完就把手里变好的发箍戴在了头上,嘟嘟说真好看。这时嘟嘟手里的小鱼夹子越夹越长越夹越长,蓉蓉忍不住说了一句:“嘟嘟,你再夹这个夹子都要比我还高了!”“真的吗?我们来比比看呢?”两个人站在一起用小鱼夹比划着。
一会儿李志博来到了夹子区,他左右看了一下箩筐里的夹子选了立马最大的夹子,他把夹子拿在手里夹来夹去,一会儿夹夹手一会夹夹衣服。这时他又拿起了两个相同的夹子,将手里的夹子平躺在地垫上,用另两个夹子夹住了两边的钢丝,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语着,接着他又拿了两个夹子夹住了刚才那个夹子的头头,他一看立马高兴地跑来跟我说:“张老师,你看我变了个机器人!”我夸奖了他并请他用其他夹子试一试,他用刚才的方法又做了几个,并用其中的小熊夹子当做小脑袋。夹子机器人摆了一地,李志博向同伴介绍着自己的作品。
反思与策略:
1、投放多样化夹子,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游戏。
夹子投放的第一天,三个小姑娘立马就被吸引了过来,看着眼前多样化的夹子我们能感受到她们情绪的高涨,从她们的对话中也能看出她们对夹子的喜爱,多样化的材料能激发孩子主动游戏的兴趣。
2、静心观察游戏过程,尊重欣赏孩子的表现。
初次与夹子接触孩子们全心投入。他们觉得夹子是可以用来装饰的物品,她们把重点放在了美化上。同时在观察中也发现他们还利用夹子进行了测量比较的活动,在小组的分享活动中我请他们介绍了自己的玩法。在嘟嘟和蓉蓉用夹子来测量比身高时,彤彤发现了其中带有数字的木头夹子,彤彤立刻也开始了她的行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讲坚持性、知识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大班幼儿在数学方面是需要一定的锻炼,这些小小的夹子给他们的活动提供了帮助。我们要尊重和欣赏孩子的表现。
2、灵活调整活动场地,无形中支持孩子的探究。
李志博的夹子机器人让大家感受到场地的重要性。夹子区摆放在午睡室,活动结束后午睡室的活动材料必须拆掉归放整齐,这对作品的保存起到了阻碍,少了同伴间的互相欣赏,无法保证活动的延续,于是我们讨论将活动场地转移到教室,并固定区域,这样利于同伴间经验借鉴,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
二、游戏发展停滞期
案例描述:
(1)小妞和铭铭来到了夹子区,小妞一下拿起箩筐里的食品夹对着铭铭说:“铭铭,我们来夹菜烧饭吧!”铭铭说:“好啊,好啊!”也拿了一个食品夹,两个人夹起许多木头夹子分别放在自己的面前。接连几天进区的小朋友都玩着类似的角色游戏。
(2)小妞又拿起大的塑料夹子把她们按照颜色都夹在了窗台上,铭铭说:“你在干什么呀?哟,你这个倒蛮像钢琴的,能不能弹呀?”小妞说:“当然能弹啦,我们一起来弹吧!”说完两个人就弹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两个人就拿了各种各样的夹子躺在地上玩了。
(3)今天,我在夹子区投放了一些其他材料,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哇!夹子区这里有好多东西,妞妞,你快来看,有扑克牌,皮筋,你说这些可以干什么用呢?”果果叫来妞妞,两个人在夹子区开心的玩了起来。果果利用夹子夹住扑克牌的四个角,开心地说:“妞妞,你看,这像不像一张小桌子呢!”“真不错,我们再来搭个小椅子吧!”
反思与策略:
1、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许选择其他区域。
夹子投放一周了,去夹子区的人数明显减少,很多小朋友都选择了其他的区域,显而易见幼儿出现了“空白期”,但是我们不能强迫,必须耐心等待,必须究其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上周的角色游戏成了小朋友新的兴趣点,今天他们用食品夹夹木架子,并进行比赛、点数,又将大夹子夹在窗台边当做钢琴,嘴里不停地唱着乐谱,区角游戏变成了角色游戏,显然在孩子的心目中两者并不需要分的那么清楚,那我们何不顺着孩子们的想法前行呢!
2、开设材料自助区,自助选择辅助材料。
单一材料投放势必会让幼儿的探究停滞不前,这时辅材的出现能很好的调整他们探究的脚步。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扑克牌、KT板、皮筋等材料,孩子们有了辅材的引导,发现了更多可利用的辅材。我将这些材料摆放在柜子上,孩子们可以自由取用,若需要其他材料还可以去百宝箱内寻找,夹子区又开始热闹起来。
三、主题创想发展期
案例描述:
(1)四个小朋友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夹子区,蓉蓉和思思马上就开始合作起来,她们找到了两个小兔子夹子开始忙活起来,一会说做一个发箍,一会说围一个圆圈。旁边的可乐和许锦皓也马不停蹄,许锦皓很快就用夹子夹出了一个机器人造型,并和可乐商量着给机器人造个家,他们开始用大夹子进行围合变成圆圈。一旁的思思和蓉蓉找出了很多小动物夹子,思思说这么多小动物夹子不如我们来造动物园吧!蓉蓉同意了。思思先和蓉蓉一起用小夹子围了个小圈,一旁的可乐看到了询问着他们的想法,在得知她们要搭建动物园时便和许锦皓商量要不要和他们一起来搭建动物园,许锦皓也非常乐意,于是他们四个人便一起开始了。活动结束后作品并未完成。
(2)思思说要来给动物园加盖屋顶,于是另外三个小朋友开始忙活起来,但是才夹到第三层“啪”一下,一个夹子弹开来了,接着好几个夹子都弹了开来,散在了地上,可乐沮丧地说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思思分析着原因可能夹子太重了夹不住,于是他们放弃了加盖屋顶的想法。他们把小圆圈慢慢的挪到了大圆圈里,并说这是一个休息室,我询问着昨天说的猛兽还要做吗?思思和可乐商量后说不要做了,因为没办法分出猛兽区,只能养些小动物了,许锦皓和蓉蓉用带塑料绳的夹子连住大夹子的两头,并把一些小动物的夹子放在里面当成是笼子,思思则负责用不锈钢的小夹子做小桌子和小椅子,在他们共同的合作下,他们的小动物乐园终于完成了。
反思与策略:
1、时刻关注游戏发展,发展可深入的主题。
在人数调整后今天的夹子区有了明显的变化,入区的四个小朋友一开始两两合作各玩各的,蓉蓉和思思搭档在原有想法一步一步尝试后终于决定搭建动物园,而可乐和许锦皓也在一开始建构机器人之家的想法中逐步改变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同伴的感染下决定与同伴统一共同建造动物园,孩子们的新想法让他们有了继续深入的空间,我也时刻关注着他们,当他们出现新点子的时候我及时加入他们,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肯定,斌鼓励他们继续深入。
2、及时分享游戏经验,调动孩子参与热情。
动物园的半成品成了小朋友争相欣赏的对象,于是我请4位小朋友在同伴前分享自己的想法,同伴们纷纷给他们提供了“猛兽区”、“鸟类区”等等创意层出不穷。孩子们的想法空前高涨,画动物园、建构动物园,教室里充斥着动物园的热情,夹子作品大狮子、小兔子、房子、围栏也逐步出现,及时的分享让孩子们更有热情。
3、巧妙介入游戏过程,点拨提升原有经验。
适时的介入,影性与显性的帮助能让幼儿擦除眼前的困惑。幼儿在动物园建构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原先他们想建构动物园屋顶,最后导致整个动物园的坍塌,这时我给他们欣赏了一些关于动物园的图片,原来动物园不一定需要屋顶,让他们对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了思考。
小小的夹子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它让孩子们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眼界得到了拓展,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理念、颠覆了我们的观念,挑战了我们的能力,对待孩子我们要等待,不能说教,对孩子的了解要深刻,让夹子紧紧地夹住我们和孩子,萌发更多的创意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