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资源共享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

发布日期:2017-10-13 13:39:45     来源:jiangwangjian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

为了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的合格人才,1982年,常州市教研室的杨裕前同志,与教师中有志于改革的积极分子,针对当时几何教学造成大批学生数学成绩严重下降的情况,首先成立了“平面几何教学研究小组”,并以它为核心,团结起全市数学教师,开展了全市性的改革几何教学的研究试验活动。

    他们从分析学生学习几何的困难入手,发现学生的困难虽然是在学习“三角形”一章的证明时才开始表现出来的,但它是从学习几何开始起就逐渐积累下来的。因为在证题时,尽管是刚开始做证明题,至少要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

    1.对题目中各个概念有清晰而正确的理解,能想象出概念所反映的图形,以及它具有的性质(特别是本质属性);

    2.能够看懂图形,能把复杂图形分解成各种简单图形,能找出图形中的各个元素,以及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3.能够口头叙述、尤其是书面表述概念、性质和定理;

    4.掌握推理的基本规律和书面表述的规范格式。

    在开始做“三角形”一章的证明题时,虽然用到的知识是少量的,技能的要求也只是初步的、浅显的,但毕竟都是必需的,而且表现为一种综合运用的能力,缺少哪一方面或在哪一方面稍有缺陷,都将影响证明的完成。他们发现,学生对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得并不好,包括几何开始时的一些基本概念。于是他们又进一步从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的转变,即从数到形、从运算到论证的转变,以及心理的准备等方面,分析了学生的情况。

    基于对学习内容和学生状况的分析,他们提出了研究几何入门教学的任务,研究从几何的第一课开始怎样引起学生喜爱学几何的欲望,怎样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特别是怎样训练这些技能。比如,怎样引起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怎样培养学生学好几何的信心,怎样进行几何概念的教学,怎样训练学生看图、画图以及几何语言的表述的技能,怎样使学生掌握推理论证的规律,以及怎样进行证明、作图的书写格式规范的训练,等等。

    由于他们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来进行研究的,更由于这种研究是有广大教师直接参加的,因而不仅能够集中群众的智慧,使问题抓得准,分析得透,更为重要的是调动了广大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研究的结果用之于教学实践并进行检验、改进,从而在当年就取得了大面积提高平面几何教学质量的可喜结果。1983年春,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在烟台召开了“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座谈会”。在这个座谈会上,杨裕前同志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重视。代表们不仅认识到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而且树立了一种信心: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不是必然的,通过改进教学,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学好的。

常州的同志并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他们结合教改实践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把已有的经验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改进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实践。这样,常州全市近几年来的几何教学成绩持续达到大面积的高质量,并且写出了这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面几何入门教学》。

本书的出版,对大面积提高我国数学教学质量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由于本书讲的是教学实际,内容生动具体,对从事初中几何教学的教师来说,可以直接作为进行教学的参考;对其他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来说,本书提供了可资借鉴和研究的真实材料。所以本书对数学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

    几何难学、难教,难在什么地方?归相结底,主要不是在几何事实的认识和应用,而是在于它的严密的科学体系。长期以来,人民之重视几何,说是为了学习几何的实际知识,毋宁说是为了学习它的这个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学习几何主要在于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严格的逻辑推理的训练,并从中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体系。因为这种方法和体系,以及推理论证的能力,对于从事脑力劳动,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育观点,至少在实科教育兴起之前是这样。其实,在实科教育兴起之后,这种观点仍然强烈地影响着数学教育。

    几何的科学体系,通常是指欧几里得几何的公理体系。它是人们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几何事实的知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认识之后,到了两千多年之前,才由欧几里得完成的。欧氏几何是人类完成科学体系的第一门学科,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我以为,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过程与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过程存在着一致性。所以,第一,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个尽管还不是严密的欧氏几何体系,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第二,它又毕竟是人类完成的第一个科学体系,比起晚近出现的其他更为抽象的体系——比如抽象代数的公理体系来,又是轻易于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一个体系,因为它可以借助于图形的直观。因此,欧氏几何有对学生早期进行系统的推理论证训练、学习科学思想方法和体系的优点,不过,在初中学习几何仍有“化难为易”的必要。20世纪初期,就有人主张在“理论几何”之前增加一门“实验几何”,即先学习一些几何事实的知识,再学习公理体系的论证几何。我国自1933年公布《初级中学算学课程标准》起到解放前,采用的就是这种主张。不过当时更多学校采用“三S”几何课本进行教学,是一本把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起来的课本,受到了当时教者的欢迎。1978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几何除了精简只起训练思维作用的繁琐内容、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外,在安排上采用扩大的公理体系,也就是把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起来的体系。现在,常州市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和学校的经验证明,采用扩大公理体系的方法是可行的;同时,他们的经验更说明,在入门阶段的几何教学,确实需要有一个小步训练、逐级渐进的过程。所以,《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一书,不仅对研究教学方法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改进教材的编写也提供了经验。

    现在,教育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初中教育已属于义务教育。无论是几何教材的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从教育改革的新阶段和义务教育的要求来加以重新考虑;另外,有不少学校在初中一年级进行几何教学的试验也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所以,我们也要从这个要求和经验来看待《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认识的规律。因此,我们广大数学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创造新经验,为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员,为建立数学教育学作出贡献。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