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教学设计

科学健康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7-10-10 20:20:52     来源:zhaomei

科学健康:有营养的食物

设计执教:管莲

江阴市西郊中心幼儿园

一、案例背景:

在大班阶段,我们开展了许多与身体健康像关的系列科学活动,如:身高和体重。对于不同的身高、体重,孩子们会产生疑惑:为什么相同年龄的同伴会那么高?那么胖?或者是那么瘦那么矮?孩子们的疑惑就成为了老师开展教学的好题材,在孩子们非常关切“身体健康”这个话题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抓住这个契机,开展相关科学健康活动,丰富孩子们科学的健康知识,同时让科学的健康知识来指导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设计开展了《有营养的食物》这个科学健康活动。

 

二、活动设计与过程描述

活动目标:

1、 了解食物的大概分类(水果、蔬菜、荤菜、粮食)。

2、 知道不同种类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了解三种营养成分: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并知道这些营养对人体的帮助。

3、 知道膳食均衡营养的道理,增强不挑食的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食物的图片(老师一套,幼儿人手一套)

水果:苹果、香蕉、梨、菠萝

蔬菜:蘑菇、青菜、茄子、萝卜

粮食:米饭、面包、面条、包子

荤菜:鱼、鸡腿、虾、牛排

字卡:“水果”“蔬菜”“粮食”“荤菜” “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所有食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师:你看到上面有哪些食物?你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重点讲述食物对人体的益处或者是因为美味)

(过程描述:老师是逐个出示图片的,这样能让孩子专注地观察认识图片上的食物,避免有的孩子看错图片上的食物,引起误会。此时幼儿的神情是专注的。)

    2、师:你不喜欢的的食物就不要吃吗? 为什么也要吃?

    3、师:那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就能每天都吃很多吗?为什么喜欢也不能多吃?

小结:原来每种食物都有它自己的不一样的营养,所以每种食物我们都要吃才能营养均衡,身体棒棒!

(过程描述: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饮食,爱吃的就专吃、多吃,不爱的就不吃。老师接连抛出两个矛盾问题,是小朋友平时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但却是本次活动中最重要的问题。老师单刀直入,一下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孩子们心中会很诧异:是啊,我平时就是这样的,有什么不好吗?引发了孩子们的探究欲。)

 

二、了解食物营养的分类。

1、师:你们看看这里有那么多的食物,我们能把他们分分类吗?谁和谁能放在一起?

2、师:为什么他们能放一起?(老师一次出示字卡“水果”“蔬菜”“粮食”“荤菜”)

3、教师讲解这几类食物主要含有什么营养?依次讲解“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4、幼儿讨论交流这些营养对人体的帮助。

维生素:让人年轻、有活力、皮肤好等。维生素对我们身体帮助那么大,要不要吃?不吃会怎么样?

碳水化合物:给人体提供能量,有力气等。碳水化合物对我们身体帮助那么大,要不要吃?不吃会怎么样?

蛋白质:强壮肌肉,提高抵抗力等。蛋白质对我们身体帮助那么大,要不要吃?不吃会怎么样?

小结:这些营养都很重要,我们每次吃饭时,都要吃含有这些营养的食物。

(过程描述:大班的孩子对于食物的分类,没有太大的难度,老师可以比较大胆地放手让幼儿分类和讲述。很多幼儿可以自己将食物正确分类。但对于不同的营养成分,大部分孩子们还是需要老师重点的讲解。一些知识面广的幼儿会有表现的机会,讲述很多自己知道的关于不同营养对人体的帮助。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要随时鼓励孩子多吃这些营养成分。强化幼儿要膳食均衡的意识。)

 

三、引导幼儿根据营养合理配餐。

1、师:现在,老师肚子饿了,我要吃饭了。谁来帮我配餐?我该吃些什么?(幼儿说一样,拿一样放入餐盘。)

2、针对大家拿的食物集体讨论。

师:这么多食物,我一次可吃不了,会浪费的。怎么办?该拿掉什么?

4、 根据幼儿的回答再讨论,最后配出合理的一餐。

小结:我们每次配餐既要让自己吃饱,又不能浪费,还要做到营养均衡。要是还想吃更多的喜欢的菜怎么办?(留到下一餐再吃,菜可以变着花样来吃。)

(过程描述:帮老师配餐的环节其实是个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检验幼儿对于刚才认识的各种营养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再做调整;另一方面为下一环节的幼儿自己配餐做铺垫,为引导幼儿能均衡饮食作引领作用。为老师配餐是幼儿非常热衷的事,认为这是件了不起的,很有成就感的事。因此,这是的活动氛围异常活跃。)

 

四、幼儿自己配餐。(自助餐式地去选择自己要吃的食物。)

1、师:下面我也请你们来吃自助餐,旁边的桌上有许多不同的菜,小朋友们自己去选,既要让自己吃饱,又不能浪费,还要做到营养均衡。

2、幼儿自己去配餐。

3、回来集体讨论:说说你选了什么?请大家帮助几个搭配不合理的幼儿,说说他该怎么选?

经过讨论,再去选一次,调整自己餐盘中的食物。师,让我们端着美食,回教室好好享用吧。

(过程描述:这是一个幼儿自主操作的环节,让幼儿在活动中能有“动”的时候,也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的互动时间。但在面对各种食物和集体取食的氛围时,幼儿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也许会有小小的哄抢而忘了合理地配餐。碰到这种现象,老师不必急躁,正好是进行再次教育的契机。所以老师再集体交流的时候,要循循善诱加以引导。)

 

三、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题材源自生活中幼儿每天都能碰到的吃饭问题,旨在为了切实引导幼儿均衡膳食的意识,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应该说是一个源于生活而回归生活的科学健康活动。幼儿饮食不均衡,有挑食现象是现在大多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怎样让幼儿对事物的营养有全新的更高层面的认识,怎样强化幼儿均衡膳食的意识,怎样引导幼儿能自主地将科学知识指导未来的生活,是教师在这个活动中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活动通过四个环节:问题的引发——食物的分类——营养成分的知识提炼——为老师配餐——自主配餐,让幼儿完成了“产生疑惑——逐渐理解——亲身体验”的认知过程。四个环节过度自然,环环相扣,把原本枯燥的说教转变为深入浅出的层层递进。因为每个环节、每个问题都紧紧围绕幼儿的实际生活, 牢牢把握孩子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使幼儿有话可说,有想法可以表达,促进了幼儿原有认知的提升。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