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韵律“毛毛虫变蝴蝶”活动设计
绘本韵律:毛毛虫变蝴蝶
一、设计意图
1.教材解读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讲述了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卵里出来开始找吃的。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可还是好饿。星期二吃了两个梨子,可还是好饿。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可还是好饿……吃啊吃,不停地吃。最后,变成又肥又大的毛毛虫结茧,咬破了小房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这是一个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的故事。
2.幼儿解读
该绘本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符合小班幼儿欣赏的年龄特点。有趣的故事还给孩子带来了很多感性认识:了解毛毛虫从卵到幼虫到茧到蝴蝶的整个蜕变过程,可以感受毛毛虫吃食物的习性与特征。这些无疑是天性爱观察、好奇的孩子最感兴趣的,也能加深了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印象。
3.设计理念
幼儿对毛毛虫故事颇感兴趣,毛毛虫变蝴蝶的趣事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惊喜、快乐、激动,孩子们的情绪跟随着情节的发展此起彼伏。根据有趣的故事情节,教师创设绘本情景,让幼儿在情景中感受音乐,想象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找食物、结茧、变蝴蝶的过程,在游戏中体验毛毛虫的成长之旅。
二、活动目标
1.在绘本情境中听辨三段音乐,能按节拍较好的表现毛毛虫找食物、结茧、变蝴蝶的过程。
2.想象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爬的动作,展现毛毛虫的可爱有趣。
3.喜欢参与韵律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幼儿事先阅读过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
2.场景布置(苹果、梨、李子、草莓、橙子五种水果布景)地垫(贴上圆圈线)。
3.三段不同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宝宝们,我们都是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睡觉了。“啪”我们从蛋里出来了,我们是谁呀?(毛毛虫)我们是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咕噜噜,肚子好饿呀!怎么办?
(二)欣赏A段音乐,创编毛毛虫爬的动作
1.教师示范毛毛虫一伸一缩往前爬,去找食物
师:我先出去找一找,你们在绿绿的草地上晒太阳,仔细看,我是怎么去找的?
我是怎样找的?找到什么水果?怎样吃下它?
(1)幼儿学习一伸一缩往前爬
(2)幼儿听音乐一伸一缩往前爬,找到苹果,啊呜一口吃下它。
2.创编一扭一扭往前爬
师:吃完大苹果,肚子还是好饿呀?怎么办?毛毛虫还可以怎么爬?
(1)幼儿自由爬,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练习一扭一扭往前爬的动作
(2)听音乐表演一扭一扭往前爬,找到梨子、李子啊呜一口吃下它。
3.创编轻轻松松往前爬
师:毛毛虫吃饱了吗?毛毛虫吃下三种水果,力气变得大多了,爬起来更轻松带劲了,这回毛毛虫怎样轻松找到食物?
(1)幼儿练习曲腿一下一下往前爬的动作。
(2)听音乐表演轻轻松松往前爬,找到草莓、橙子,啊呜一口吃下它。
4.完整听音乐表演毛毛虫三次找食物
师:水果营养最最好,我们再去找一找,把许多水果一起找到吃个饱。
(三)欣赏B段音乐,创编毛毛虫结茧睡觉的动作
1.毛毛虫吃的饱饱的,听它要干什么了?
2.教师讲述场景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毛毛虫要造间小房子,躺在茧里睡大觉,赶紧找间小房子吧!
3.毛毛虫在茧里怎样睡觉?(闭上眼睛,身体包的紧紧的,团成一团睡觉了)
(四)听辨C段音乐,创编毛毛虫变蝴蝶的动作
1.过了几天,奇迹发生了,听!怎么了?
2.创编蝴蝶飞舞的动作(蝴蝶飞呀飞,跳个飞飞舞,跳个圆圈舞,闻闻花儿香,比比谁最美)
(五)听音乐完整表演
五、实施策略
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幼儿对毛毛虫可爱的形象及毛毛虫变蝴蝶的趣事最感兴趣,对孩子来说毛毛虫变蝴蝶就像是一个好玩的游戏,惊喜、快乐、激动,教师根据幼儿感兴趣的绘本情节,归纳形成韵律游戏线索。利用游戏情景的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在情境中幼儿听辨三段音乐,老师充分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找食物、结茧、变蝴蝶的动作,展现毛毛虫的可爱形象及变化的过程。幼儿对绘本有了熟知基础,他们参与韵律游戏活动的热情很高,在游戏中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1.营造融入绘本的情景
本次活动是建立在幼儿对《好饿的毛毛虫》这个绘本阅读的教学活动基础之上,孩子了解故事情节,对毛毛虫变蝴蝶的成长之旅而吸引。
活动中教师提供自制大叶子,创设和绘本匹配的水果场景,地垫上用即时贴布置结茧的小房子等,为活动创设了融入绘本情景的场景,老师和孩子一起变身成毛毛虫,一起进入了活动情景,激起小班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
2.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
《指南》指出:要“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本次活动我选用的三段音乐,第一段明快的节奏表现毛毛虫找食物,第二段舒缓的睡眠曲表现毛毛虫结茧睡觉,第三段欢快旋律展现破茧而出变成蝴蝶快乐飞舞。教学中实现了音乐、故事情节与动作表演的统一,孩子们在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进展中,尝试用身体不同部位表现毛毛虫的形象,在动作的创编过程中主动倾听音乐,理解音乐情绪,感受乐句和节奏,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快乐。
从故事发展的情节处罚,根据乐曲乐段的变化,我设计了三个表演节点:一是用手脚屈膝爬、着地爬和身体扭动的动作创编毛毛虫行走找食物;二是用手和身体创编毛毛虫结茧的不同紧缩动作,三是用手臂、跑跳等大动作表现蝴蝶飞舞,引导幼儿大胆表现音乐。
绘本故事情节贯穿整个韵律活动,使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愉悦,也激起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