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第一框 国家财政
第八课 第一框 国家财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的含义。
2、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和来源,知道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
3、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理解财政的作用。
能力目标:
1、能够为政府如何确定财政收支关系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
2、提高学生对图表等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道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并认同我国的财政政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关注国家财政收支的情况,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在本单元中起承前启后作用,因为国家财政本质是国家参与分配的问题,就整个经济生活而言,在学生了解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后,本课要解决的是“为谁生产”的问题。本框共设两目,分别是财政及其作用和财政收入与支出。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经过经济生活两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有了一些理性认识,平时对国家财政收支也有一定的接触,但是对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
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财政政策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江阴要通高铁啦!
播放“中国高铁”视频
教师:刚刚我们看的视频是中国高铁,有没有坐过高铁的同学?请简要说说你坐高铁的感受?(学生回答)那么,大家想不想走出家门,在江阴也能够坐到高铁?你们的愿望即将实现!
展示材料:本月初,江苏省沿江城际铁路建设筹备小组发布工程地质勘察监理二次公告。公告显示,该建设项目计划开工时间为今年年底。
沿江城际铁路起自南京,经镇江(句容)、常州(金坛、武进、经开区)、无锡(惠山、江阴)、苏州(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地至上海,长约214公里,投资额约330亿元,整个工期约4年,设计速度目标值250公里/小时。
教师:建设高铁作为一项耗资数百亿的工程是由谁来办的?(学生回答:政府)对,需要政府投资兴建。那么政府的钱是从哪里来?钱又花到哪里去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国家财政,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国家的钱袋子。
(讲授新课)
一、国家的钱袋子——财政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教师:什么是财政,同学们平时看新闻时肯定有过相关了解,那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找出并回答)
教师:国家为什么要掌握一定的收入,而且要保持一定的支出呢? (财政的目的: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分配活动。财政收入和支出就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教师: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对一国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国家每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都要做一定的计划和安排的,这就是(国家预算),并且会对上一年财政收支的情况进行总结,这就是。(国家决算)国家预算和决算是实现财政的两个环节。
展示材料《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教师:请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国家财政报告,并思考政府可以随意支配国家钱袋子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政府制定财政报告后必须向全国人大提请审议,全国人大批准后政府才能执行,进行收入和支出。
二、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含义
教师:什么是财政收入?
展示图片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引导学生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展示我国GDP与财政收入变化趋势图,问题思考: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这启示我们,为了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把“蛋糕做大”了,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2)分组讨论
教师:假如把整个社会的财富比作一块蛋糕,蛋糕做大了,这块蛋糕该怎么分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图中的这种分法合理吗?(学生回答:不赞同)请同学们分成两大组进行讨论,辨析这两组观点,这边三组讨论观点一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这边四组讨论观点二国家财政收入越少越好。
(学生讨论并回答)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反之……
总结:总之,我们要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含义
教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下面我们来看看钱花到哪里去,也就是财政支出。什么是财政支出,它有哪些分类?
(学生回答: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支出。按照具体用途,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展示图片,学生判断属于哪一种支出。
四、财政收支关系
教师:国家的财政支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财政收入也不可能是既定的。这就涉及到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问题,那么财政收入与支出有哪几种关系不外乎三种情况:
A.财政盈余:当年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B.财政赤字: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C.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大于支,略有结余;支大于收,略有赤字;或收等于支(几乎不存在)。
教师:财政赤字一定是坏事吗?一方面,财政赤字过多,有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使经济过热。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时候,国家通过多支出扩大财政赤字可以拉动需求,刺激经济发展。因此要把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要根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来合理确定收支关系,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总供给平衡。
五、国家财政的作用
教师: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展示贫困地区图片和材料“脱贫攻坚”,教师:国家把财政向什么方面倾斜?财政花在了谁身上?(民生方面,农村贫困人口)这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有什么积极影响?(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公平)可以保障基本生活、缩小与其他人收入差距。
提问: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说明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例如与同学们的生活最贴近的义务教育政策: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明后年将新增财政投入150多亿元。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合作探究:图片展示我国在地区和行业中的各种成就,联系新课导入时的沿江城际高铁建设,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这些行业的发展或地区的建设有什么特点?
2、国家的各项建设完全由个人或企业投资建设,结果会怎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地区的建设,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教师:
播放视频:解读财政政策。
教师引导: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老师请大家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这个问题:当经济运行不平稳时,政府应采取怎样的财政政策和具体措施?
讲述了财政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视频的相关内容,扮演小小经济家的角色,一起来探讨: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政府应采用什么样的财政政策,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教师引导: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供过于求,商品积压,需求不足,整个社会的经济表现为冷,经济萎缩、增长滞缓、市场低迷。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在花钱,财政支出会形成社会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减少税收,企业和个人交的税少了,会(怎样)影响企业的扩大生产和个人的购买力,(刺激)社会总需求。反之,……。
当经济萎缩,发展滞缓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的时候,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里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形势之间是存在着正向还是反向的关系?因此,我们把这种调节叫做什么调节呢?逆风向调节。
通过财政政策,我们要让经济既不能过热也不能过冷,那么也就是促进经济怎么样?平稳地运行。这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同学们,非常棒!)
六、实战演练
3道选择题
(巩固小结)
总结本课知识重点
(布置作业)
完成《国家财政》第一框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