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路在脚下 ——2016年师陶杯教科研论文颁奖会和综合学术活动报道
教育科研 路在脚下
——2016年师陶杯教科研论文颁奖会和综合学术活动报道
12月7日到9日,江苏省教科院在江苏省海门中学举办2016年师陶杯教科研论文颁奖会和综合学术活动。我室朱秋红老师荣获师陶杯论文一等奖,并且作为江阴地区代表作了论坛发言《一线教师教育科研面临的困境与突围》。
首先朱老师对“草根式”教科研作了正确的定位,“草根式”教育科研的应然状态:这种研究不同于大学教授的学术性研究,学术性研究往往在该领域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草根式”教育科研拥有的更多是实践性和反思性。
接着,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代表,朱老师谈了“草根式”教科研的三大困惑:第一、真与假的困惑——我所从事的论文写作、课题的申报是真正的教育科研吗?第二、破与立的困惑——我拿什么方法来将我的教育科研进行到底?第三、得与失的困惑——“草根”教育科研对于我们的教师生涯有什么用?说出了很多一线教师面临的困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最后,朱老师跟大家探讨了突围的四大举措:第一、让教育科研“动”起来——心之所向、无所畏惧。不要觉得自己太肤浅而裹足不前,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发展的真正需要,从而真正“动”起来。第二、让教育科研“真”起来——真正的教育科研应该回归于教育教学真问题;听从于研究者内心,心之所向;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行之所至。第三、让教育科研“高”起来——教育科研要回归“研究”,回归“科学”,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用科学语言将科学研究过程表述出来,让我们的教育科研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同时又高于教育教学实践。第四、让教育科研“新”起来——在第八次课改背景之下,教育科研要在内容上创新,关注学生思想素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从关注课改到改课;手段上要创新,关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探讨互联网+教科研=?;方式上要创新,进行“嵌入式”教学研究,让我们的教科研贴近生活、走进课堂、走进学生。
朱老师的发言观点新颖、思路清晰,得到了教科院教授马维娜教授的好评和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