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STEM与科技创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常建强做“物联网芯世界”报告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陈静董蕾)由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牵头,全国多家校外教育机构共同举办的“跨界 融合 共赢”——2016STEM与科技创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10日起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举行。
STE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STEM教育就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
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少年宫、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儿中心、科技馆、科技特色学校等教育机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等百余人参加了论坛。
中福会少年宫方面表示,此次高峰论坛旨在推进STEM理念,诠释STEM教育精神和内涵,有效推动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振民和中国福利会事业发展与研究部部长韩先梅在开幕式上致辞。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数学和科学教育部门主席、杰出教授NormanG.Lederman作为本次论坛的特邀嘉宾做主旨报告,他认为,参与科学和工程实践是获得科学素养的重要目标和手段。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教授在题为《科普资源融合与创新教育》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今世界,各种跨界融合不断产生,对于科普场馆而言,应当充分融合各类科普资源,积极开展各类以STEM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助力科技创新。据他介绍,目前,上海科技馆依托智慧科技馆建设、丰富的展示方式以及多样的传播渠道,促进各类科普资源融合,促进科技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赵中建的主旨报告聚焦“STEM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赵中建详尽地探讨STEM教育的内涵及其基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与创新人才的基本要素做了比较,并阐述了STEM教育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他还介绍了美国的非正式STEM教育,为中国校外教育机构进行STEM教育提供借鉴。
论坛期间,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数学和科学教育系的科学教育副教授、教师教育主任Judith S.Lederman、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科技部主任郑思晨、澳门培正中学副校长陈敬濂、延安初级中学高级教师解进、英国布洛赫特中学数学课程带头人GuyFrancis以及科博国际教育董事长郑天慷共同进行了案例分享。他们分别同与会者分享美国、中国以及英国等案例,并共同探讨STEM教育在校外活动场所、中小学中渗透、实施与开展话题。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副主任赵才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引导学生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佳的发掘和培养。赵才欣透露,他将做题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STEM+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主题报告。他说,针对时代转型提出的教育改革,对核心素养与“STEM”课程的关系进行探索,对现代教育功能发挥大有裨益。
STEAM如何进课堂?教师是关键。据悉,论坛期间,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教育技术学系教授黎加厚将聚焦“面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STEM教学准备”。他将同与会者探讨移动互联时代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如何做好迎接STEM进课堂的准备,如何将STEM自然地融入教学活动的相关环节。
据透露,论坛期间,中福会少年宫党总支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敏将向与会者发起联合倡议,呼吁STEM教育同行携手,为从事STEM教育的专家、学者和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分享STEM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创新思想以及课程开发经验,推动并倡导跨学科、跨领域教育的实施与推广,共同探讨新的课程架构、活动资源包及跨界整合模式。
论坛互动环节以分组Workshop的形式展开。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石慧、STEM云中心创始人张逸中博士以及比特实验室特聘专家、特级教师常建强分别带来“创客创未来”、“STEM云课堂”以及“物联网芯世界”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