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改革开放
《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取得的丰富成果(政治认同)
2、理解改革开放是党的重大决策(政治认同)
3、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科学精神)
4、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科学精神)
5、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公共参与)
【教学重点、难点】
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时间中
【课前预习】
请同学们依据布置要求,通研课本及相关材料。课后完成思考题:如何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
【教学过程】
师:猜猜老师的年龄——1978年这一年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我对改革开放的伟大有着深刻的感受,但是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你们对改革开放没有直观的感受,下面我们来欣赏视频,直观的感受视频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生了哪些变化?
播放视频《光影流转40年 江阴:从黑白到多彩 老照片中的时代变迁》
从小家的点滴成长,见证了祖国的日新月异,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国家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伟大的改革开放》
议题1:改革开放为何伟大?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习近平
改革既不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所以改革开放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下面我们先从改革开放的进程来了解它的伟大
一、从改革开放进程看伟大
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在纸上画出改革开放进程的时间轴并从中概括出其伟大之处。(学生小组合作共同画时间轴并展示)
进程:1、1978年党的十一届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作出这个决策。邓小平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为什么?当时的国际国内的背景是怎样的?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内容讨论回答。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
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突破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为什么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4、1988年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5、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
6、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
7、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2001年中国经过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的谈判正式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教师结合自身经历重点讲)
9、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部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11、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师: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对他们进行了表彰,称他们为改革先锋。
进程之伟大:
1、改革开放的持续性(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序幕开启——突破口——深化推进——新阶段、新水平——新时代、新格局)
学生活动2:点赞我的国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科技越来越发达、重大国家工程不断完成、时代英雄不断涌现。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方面讲述你所熟知的人或事,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小组共同讨论确定一个主题的某一人或事,确定主讲人,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二、从改革开放的成就看伟大
播放视频:《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从成就中总结意义。改变四大面貌,实现三大飞跃,实践证明:…是重要法宝,是…必由之路,是…的关键一招,也是…的关键一招。
议题2:改革开放的变与不变(学生讨论回答)
变的是:不同时期的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生产力水平;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变的是:改革开放的决心;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奋斗;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
所以:改革开放一直在路上,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师: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国家对他们进行了表彰,称他们为改革先锋。
课后作业:搜集身边改革先锋——吴仁宝的事迹。从而励志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去。
升华:我们相信有党的领导、人民的拼搏奋斗,有你们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我们祖国会越来越好。让我们一起祝福我和我的祖国。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点评:
点评(张国英):
本节课为2020年江阴市高中政治评优课的一节优课,将出线参加无锡市级的比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契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旨在让学生在宏伟时代变迁中和个人微观生活中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增强学生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行动自觉,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自觉地完成了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两块内容,并在课的收尾处倡导学生“积极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内化了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1.以小见大,处理好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授课的高一学生大多数出生在2005年左右,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囿于年龄和阅历限制,他们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意义缺乏直观的感受和理性深入的思考。本节课以一段“光影流转四十年:从老照片中看时代变迁”的视频导入,让学生在一张张照片的记录中,看到一个江阴人家庭的变化和主人翁生活和气质的改变,从中折射出改革开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深刻变化,从情感上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心,打通了书本知识和学生生活的通道。
2.巧设议题,激发学生思考力和高阶思维。本节课以“改革开放为何伟大”为第一个议题,通过“进程中看伟大”和“成就中看伟大”两个层次,让学生寻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并讲出“为什么这个节点是关键的,它起的作用是什么”,从而把改革开放关键节点背后的故事“丰满”起来,在学生自己的讲述中看到,改革开放在不断进行中,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只会越来越深入。本课的第二个议题“改革开放的变与不变”是提升学生思维的一道辩题,通过这个议题的深入讨论,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变”的一块,巧妙地解决了“改革开放的成就”这一知识,在“不变”的讨论中,旨在让学生探究改革开放背后的党的坚强领导、党的决策的英明和果断以及背后党的初心以及人民的不懈奋斗,在“变”与“不变”的矛盾思辨中感受“改革开放一直在路上”,每个人要争做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在时代赋予的机遇中创出一片人生新高地。
3.精选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围绕议题开展活动设计,无论是分析改革开放的重要节点,还是“点赞我的国”,让学生从实际的事例中寻找我们生活的美好点滴、科技的进步、重大国家工程、时代英雄等,包括最后环节的向改革先锋吴仁宝老书记致礼环节,通过对活动的结构化设计,聚焦核心问题进行探究,给学生完整的学习历程,从而有效促进知识内化和素养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