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点评分析

评析《咪呜买鱼记》

发布日期:2020-10-18 14:47:33     来源:xushunxiang

时间

43

地点

微格教室

评课人

陈英

科目

数学

课题

咪呜买鱼记

执教者

秦海良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最大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学生个体思维特点来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为此,我们设计咪呜买鱼这一故事,从而引出数学问题,并应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抽象出数学概念,建立起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化抽象为具体。可以说为数学知识的“根”找到了一个生活的“源”。

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独立尝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师在学生的汇报中,结合学生的讲解,不断点拨,不断提升,注重学生方法的择优。

教师问题的提出有效。如引导学生探究公倍数的个数时,教师追问为什么46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为4的倍数是无限的,6的倍数也是无限的,所以 46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再如:例题学完教师提出问题:“最小公倍数与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逐步落实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认识,发展学生思维。

练习形式多样。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形式多样。可以写数列举,可以用符号圈划,也可以用数轴连线等等。问题设计开放性,学生根据条件自己提问解决,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又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各个环节还可以紧凑些。

教师的教学用语还可以更简洁些,评价语言还可以更丰富些。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