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研项目

无锡市十三五规划课题乡村教育专项课题开题报告

发布日期:2020-10-17 20:56:48     来源:liufeng

 

 

 

 

 

 

 

课题批准号     A/F/2016/002       

课 题 名 称  “个体内差异评价”在滚翻类技能

     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所 在 单 位      江阴市澄西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7/11/14        

 

 

 

 

无锡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71


一、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无锡市“十三五”课题:“个体内差异评价”在滚翻类技能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背景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将以人为本作为战略主题,将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其意义不仅是承认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群体,而且已从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向享有合适发展的教育方面推进。与此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多元目标的引领下,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地区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作为课程顶层设计的基本理念。两者都凸显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视。提供合适发展的教育,建立具有个体差异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关键。具象到具体的课堂教学,正视并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课程教学设计一体化的角度,实施“个体内差异评价”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背景二:国内学者基于对义务教育法(基本性质)的判断,认为:课改十余年来,尽管出现了诸如定性评价、评语式评价、学生评价以及评价时要注意个体差异等新提法,但是,在操作层面却依旧沿袭着按照“统一量化指标”的以甄别为基本特征的评价模式,依旧都没有摆脱以统一的量化评价指标的束缚。显然,上述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正视并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个体内差异评价,显得尤为迫切。

 

二、课题的界定及研究目标

(一)课题的界定

1.几个概念

①滚翻类技能

滚翻是竞技体操动作的基本术语之一,指身体的某些部位依次支撑地面或器械,并经过头部的翻转动作。从方向上有向前、向后、向侧的滚翻;从动作形式上有团身、屈体和直体滚翻。

本课题研究的滚翻类技能是指以课程标准及动作发展理论为依据,结合各滚翻动作技术在人体团身或屈体状态的本体感觉和圆滑地依次翻滚的内在特征,将中小学阶段具有上述关系性存在的各滚翻运动形态以“类”的方式进行整合,所构建的符合人的认识活动、需要后天模仿学习的滚翻类技能;它是对不同滚翻运动形态所构成的基本特性与关系结构的总称。

②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其以承认个体差异为前提,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个体内差异评价,试图摆脱局部的就评价而评价的现状,立足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实施个体内差异评价。

2.两个关系

①差异发展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关系

差异发展是指人的共同性发展与独特性发展的统一。意即学生的发展既应包括人的共同性方面的发展,也应包括人的独特性方面的发展,二者共同构成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全貌。其中共同性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基础性而非理想性的发展,所反应的是个体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个体发展的“底线”。而人的发展的独特性主要指拓展性或补偿性的发展,是对学生优势发展领域的拓展或对学生弱势领域的补偿。

个体内差异评价关注的是每一个被评价者在原有基础上纵向的发展情况。但一个班30-50个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存在各自的发展需求。这样的教学由于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而表现为教师的不知所措,最终脱离教师的教。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学”而是“乱学”,乱学则无度。虽然个体内差异评价关注的是每一个被评价者在原有基础上纵向的发展情况,但发展不仅仅是个性发展,而应该是差异发展。

②“类”内容、差异发展、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关系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沈菁老师领衔的研究团队开创性的提出了“类”技能的概念,进而对“类”内容的教学展开了实质性的研究。简要概括为:当我们说某类技能是滚翻类技能而非它类技能时,依据的是其本质属性或固有特征,因此当我们确定某“滚翻类技能”是某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时,该滚翻技能的本质属性或固有特征是该学段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掌握了该类技能),其面对的是所有学生,是学生共同性发展的需求,是个体发展的“底线”,是评判学生是否掌握该类技能的评价标准。但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间存在着发展速度的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同属于“滚翻类技能”的成员间存在动作难度差异的客观事实,既能满足基础弱的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又可以满足基础强的学生发展不受限制,而无论学生掌握的技能是简单还是复杂,它们学习的都是“滚翻类技能”,都承载了滚翻技能的学习价值。因此,基于类内容的教学可以实现差异化教学,为学生的差异发展提供保障,进而也为实施个体内差异评价搭建了平台,为每一个被评价者在原有基础上纵向的发展提供可能。

3.课题的界定

近年来,我市体育学科曾先后申报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第八期重点课题《动作发展视角下的跳跃类技能教学设计研究》(已结题)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动作发展视角下的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研究》(正在研究中)。两个课题高度相关,从动作发展的视角,从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的课程理念的角度,从课程教学设计的角度对跳跃类技能、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课题主要承担教育部重点课题评价部分的内容,旨在母课题对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研究的引领下,对在滚翻类技能课堂教学中实施个体内差异评价进行深化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操作层面,主要着重于个体内差异评价在滚翻类技能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方法、路径、媒介、模式的研究;

课堂教学层面,主要着重于个体内差异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影响的研究;

课堂教学设计层面,主要从教学设计一体化的角度,就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课堂教学设计(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确定等等)的影响的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1.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在滚翻类技能课堂教学中运用“个体内差异评价”的方法、路径、媒介,归纳、总结、提炼形成“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运用模式。

2.探索“个体内差异评价”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的影响。开展“个体内差异评价”在滚翻类技能教学中运用成效的研究。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滚翻类技能课堂评价的现状研究

①滚翻类技能学习评价的现状调查

②滚翻类技能课堂教学中,目标设置、内容选择与评价现状的关系的研究

③一线教师对“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认同度的调查研究

2.个体内差异评价实施路径、方法、媒介的研究

①制定滚翻类技能课堂学习评价系列量表

②系列量表在滚翻类技能课堂教学中实施路径、方法的研究

③总结、提炼形成“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运用模式

3.个体内差异评价在滚翻类技能教学中运用效果的研究

①个体内差异评价对“教师的教”的影响的研究

②个体内差异评价对“学生的学”的影响的研究

③个体内差异评价对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影响的研究

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个体内差异评价”内涵的进一步理解

②国外文献的获得问题

③系列量表的制定问题

④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影响的研究

(二)研究重点

本课题属于应用性理论与探索性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重在实践。个体内差异评价与具体的课堂教学结合的研究,在国内接近空白。因此,个体内差异评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用?”“怎么用?”“用的效果如何?”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意即研究内容23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查阅文献,学习与研究相关国内外先进理论及经验,充分检索、分析和利用文献,在课题研究有一个较高立论点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性认识。

2.行动研究法: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优化的原则,以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观念,指导实践,以取得研究的实际效益。

3.案例研究法:对来自教学现场的事实、现象、经验进行归纳概括与提炼,形成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个体内差异评价”对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影响。

 

四、研究的思路、步骤、预期成果及分工

(一)研究思路

以现代教育理论、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学校为主体,以专家指导为纽带;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借鉴国内外已有同类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但重在实践的研究。

(二)研究过程、步骤

1201712月底前,滚翻类技能学习评价的现状调研,形成《滚翻类技能学习评价的现状调查》报告。

220181月——20182月底前,制定滚翻类技能课堂评价系列量表;初步制定系列量表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案(路径、方法)。

320183月——201812月底前,立足于实验学校的课堂,展开实证研究不断修正系列量表、实施方案,并形成《个体内差异评价对滚翻类技能教学影响的研究》论文;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理清目标、内容、评价的关系,对母课题构建的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进行修正,形成《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教案集》。

4201812月——20196月,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提炼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三)预期研究成果及分工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研究

承担者

完成

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滚翻类技能学习评价的现状调查

报告

钱爱军、花荣、

郁莉、钟文星

201712

滚翻类技能学习评价量表(初稿)

量表

沈菁、梁勇峰、

章成

20182

面向全体学生的滚翻类技能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论文

刘锋、周峰、

章成

20188

个体内差异评价对滚翻类技能教学影响的研究

论文

刘锋、钟文星

201812

 

 

 

 

最终成果(限3项)

个体内差异评价在滚翻类技能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总研究

报告

刘锋、沈菁

20196

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教案集

教案集

钱爱军、花荣、

郁莉、章成等

20196

滚翻类技能学习评价量表(最终稿)

量表

梁勇峰、周峰等

20196

 

五、课题立项以来开展的工作

1.文献学习:课题组加强文献学习与研究,整理集结有关文献汇编,围绕“个体内差异评价”、“滚翻类技能”及“差异化教学”等关键词,对本课题核心概念进一步加以明晰,为课题实施做准备。

2.前期调研

课题组设计了调研问卷,对2016年度全市中小学近70篇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从单元选择依据、单元教学诸要素、课时目标的全面性、方向性、课时评价、教学中能否兼顾个体差异等19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获得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

3.前期研讨

本课题主要承担教育部重点课题评价部分的内容,旨在母课题对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研究的引领下,对在滚翻类技能课堂教学中实施个体内差异评价进行深化研究。母课题自2014年开题以来,正扎实有效的步步推进,举行了多次的小型研讨活动。随着母课题研究的推进,本课题组逐渐理清了差异发展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关系、“类”内容与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关系,明确了个体内差异评价的实施主体、个体内差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初步实施方案等。

我们发现: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判断被评价者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简言之,要实施个体内差异评价,首先需要对“某一时期”被评价者的“已有基础”和“经过学习所达成的情况”做出持续的判断、评价;再基于此,结合自身情况,对其发展状况做出进一步的评价,并根据发展状况,提出改进措施。因此,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基于评价的二次评价。

然而,比起评价,更关键在于评价后改进措施的及时提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需要知晓从“已有基础”到“经过学习所达成的情况”的方法、手段或者称之为“约束”。同一种约束,给予不同的要求,则可形成难易度不等的练习,这种有差别的练习,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了可能。所以,知晓课堂教学中的方法、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类技能的教学,以及以约束为基础的任务分析表,形成了针对不同个体的最佳环境与任务组合的“弹性化课程方案”,为教师在巡回指导中针对学生个体进行个别指导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个体内差异评价后改进措施的提出,提供了帮助。我们将任务分析表在课前分享给学生,更甚者以“助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基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能形成个体内差异评价,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获得积极而肯定的自我。

 

 

 

 

 

 

 

 

                                    课题负责人签名:刘锋

 

                                     2017 1114

 

 

 

 

 

 

 

 

 

 

 

 

二、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1.占位高。本课题研究以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战略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为宗旨,选取了当今课程教学中既是热点也是难点的问题——“评价”为研究内容,以代表体育课程特性的“运动技能”为研究对象,凸显的是以目标为导向、内容为载体、评价为手段、课程与教学一体化设计为目的,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研究,可谓选题视角独特,研究立意新颖。同时,该课题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又有着多项无锡市级课题对评价方面的研究基础,使其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根基又占据了较高的研究高平台上,可谓立足点高。

 

2.研究实。该课题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熟知,对课题研究的几个核心概念解释清楚,并能清晰地理解相关概念间的关系,因而有较明确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同时,由于该课题是围绕滚翻类技能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所以虽然选题前沿,但聚焦点比较小,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对一线教师来说既是真研究,也可做实研究。

 

3.价值大。“个体内差异评价”在具体的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中运用,在国内尚处空白。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大挑战,但也正因为此,无论其研究成效如何都将对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带来巨大冲击。由于评价既是目标达成的反馈依据,也是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而个体内差异评价本身与习惯思维方式大相径庭,因此它的研究必然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去积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建议:

1.“个体内差异评价”作为课程教学一体化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影响因素众多,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最终研究目的是什么,有待进一步理清。

2.“个体内差异评比”既是考量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工具,其在教学实践操作中如何实施,有待进一步探索。

 

                    评议专家组签名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若对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成果形式、研究内容等有重大变更,需单独提交“变更申请审批表”。

 

 

 

 

 

 

 

 

 

 

 

 

 

 

 

 

 

 

 

 

 

 

 

 

 

 

 

 

 

 

 

 

 

 

 

 

 

                    课题负责人签名

 

                                         

 

 

四、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