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在线研讨

高一新教材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归因及对策

发布日期:2020-10-15 09:27:30     来源:shenyan

高一新教材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归因及对策

江阴市要塞中学  沈延

(一)问题

1.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各校对各学科课时安排不统一,尤其是选修学科,赶进度现象严重。

2.部分选修学科因为学习时间安排有限,导致学习过程不完整,尤其是缺少训练和讲评时间。

3.教与学的目标设置不准确,或偏高,或偏低,没有层次梯度。

4.教与学内容设置重心偏移,主要还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能力素养的培育不够;教学方式陈旧滞后,还是以讲授法为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少,深度学习难以开展。

5.教辅资料短缺,现有的教辅存在旧、难、杂、乱的问题。

6.部分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做不对,学习进取性减退,甚至厌学、退学。

(二)归因

1.部分教师固有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新教材设计理念的差异。

2.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理念和目标实施路径的把握不到位。

3.初高中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的差异,学生尚未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没有掌握高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三)对策

1.加强对教师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的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真正理解“新”之所在,真正掌握“新”之实施路径,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按“新”的评价标准检验教学的成效。

2.建构新教材实施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式,以任务为驱动、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新问题为生成,其间,情境化的问题导向是关键,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依归,在情境中理解记忆必备知识,在情境中训练关键能力、在情境中凝练核心价值,在情境中生成学科素养。

3.高中三年教学一盘棋,不同学段设置合适的教与学目标,体现不同的教与学重点,循序渐进,高一上学期就是围绕学测水平合格性要求设定教与学目标,高一下学期逐步增加符合高考要求的基础性目标(满足已有选科意向的学生要求),高二分科选修后才设定满足高考要求的目标,其间也有梯次性提升的过程,高三新授、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同样需要有递进式的目标要求。除了知识、能力、价值和素养目标的层次化设置之外,与之相配套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包括应试技能等也需要同步跟进,系统生成。

4.以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理念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探索大概念教学、单元重组教学等新的教学范式,这需要系统培训,专题研讨,放样推进。

5.不断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之在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的全面推行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的后茶馆式教学模式在文本阅读中还是有生命力的,关键在于谁去读?谁去讲?谁去议?以读为主?还是以讲为主?还是以议为主?这就是变革支点。

6.加强对高考山东卷、全国卷(Ⅰ)和浙江卷等新高考实施区域命题立意、命题视角、命题素材、试题形式、难易度分布、信度效度体现等命题技术系统研究,编辑符合新高考和学考要求的习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训练。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